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攝影的三個階段

很多人喜歡拍照,但完整的拍照過程其中包含有三個階段,我們大致上說明如下:


一、前置作業階段
這個階段主要是要準備下列事項:
1.拍攝主題,這次你要拍什麼?通常臨時起義拍攝的效果都不會很好,所以主題要先決定。
2.拍攝日期,不同的時間會決定當天的天候如:太陽、霧氣、潮汐...等。
3.攜帶設備,依主題選定攜帶設備如:相機、鏡頭、腳架、快門線、黑卡或濾鏡...等。
4.道具輔具,依主題選定道具或輔助性用品...等。
5.準備摩豆,依照主題與拍攝地點決定是要自行攜帶摩豆或是當地就有摩豆。
6.路線勘查,同一地點每一年度的路線可能因故破損或消失,故需要再次勘查。
7.交通動線,自出發到拍攝點中間所有的交通動線均需要事先安排。
8.住宿規劃,較為遠途的拍攝點需要提前安排適合適當的住宿。
9.時拍地點,依照光線的來源,預先找好要拍攝的方向與地點,設備架設的位置。


二、拍攝作業階段
這個階段主要是要準備下列事項:
1.架設器材,依照階段一來到拍攝點後,依序架起腳架、相機、鏡頭、快門線或濾鏡...等。
2.調整相機,ISO、光圈、快門、連拍、選定測光模式固定自動白平衡...等。
3.選好背景,主體美,背景也要美才能美上加美。
4.完成構圖,依照黃金定律佈置你的前、中、後景與主賓體位置選定。
5.清除雜物,垃圾或是一切不必要的雜物將其移動到不會影響拍攝的位置。
6.好整以暇,等待主體,等待高潮點
7.一切就緒,審慎按下快門。


三、後製作業階段
這個階段主要是要準備下列事項:
1.選圖,大海撈針絕對是個曠日費時又沒有效率的工作,這也是我們所不願意見到的。所以在第二階段我們有提到『審慎』按下快門,就是要縮短這個部份的工作量,且沒有達到拍攝條件就不應該按下快門。另外,選圖也是一門學問,必須依靠經驗累積與深厚的攝影知識才能選到好的作品。
2.重新構圖,拍攝當下臨場反應,有時候並不能依照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完成『無懈可擊』的構圖,所以檢視拍攝回來後的照片,適當的裁切是必要的。不過如果可以在拍攝當下把這個部份處理到最佳則是最好。
3.調整白平衡,依照本篇相機的極限-色彩我們可以知道相機的色彩問題可以留到這個階段再來處理。
4.調整亮度與對比,原因同第3點。
5.相紙選定,不同題材需要不同相紙來呈現,並非所有的相紙都可以適用每一種題材。
6.小圖(3"X5")沖洗照片,檢視實際沖洗出來的照片顏色是否與拍攝現場接近或是一致。若不是則需要一直重複3、4、5、6這四個動作,直到完成為止。
7.大圖(8"X12"或其他更大尺寸)沖洗照片,有了上述步驟6的確保照片最後結果,大圖沖洗時基本上只需要一張即可,沖洗參數同步驟6即可。
8.裝裱,若不需要則予以跳過。




問問自己,你的攝影老師是否有曾經提及過這些作業階段?以及這些階段詳細的內容與準備事項?若是沒有也沒有關係,因為當你看完這篇文章起碼對於拍攝過程的三個階段會有一個基本的認識與了解。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相機的極限-色彩


大概在我持續拍照後的三個月,就有感覺到拍攝現場與照片呈現的色彩有某種說不上來的問題也可說是差異。而在這當中也曾經詢問過老師,所得到的答案是:相機功能的極限就是如此。這樣的說法還是比較無法讓我體會!!

我們直接來看圖比較快

有疑義的白平衡
這邊有兩組圖,分別是上方的『紅蜻蜓』與下方的『晨運』。每一組都有兩張圖,一張為原圖,另外一張則為調整。原圖就是我們將相機使用『標準』調空檔(或風格檔)且使用自動白平衡進行拍攝,拍攝後JPEG直出存檔的照片。調整則是拿這些原圖使用軟體內建自動白平衡功能,執行一次後存檔產生的照片。

(軟體後製調整並非我們這次要談論的重點,故相關細節作法不予以多做說明。)



組別:紅蜻蜓
拍攝時間:09:39分
天氣:晴朗,晨有薄霧
紅蜻蜓這組的原圖可以明顯發現,好像前面有一層薄薄的『黃紗』一般,整個顏色為偏黃色調。而調整這組我們可以發現到『黃紗』已經消失不見,且這樣的顏色表現則更加接近實際上現場看到的顏色。

原圖


調整




組別:晨運
天氣:晴朗、晨有薄霧
拍攝時間:07:20

這組圖跟上一組圖來比較也是一樣,原圖也是有一層薄薄像『黃紗』一般的薄霧,整個顏色為偏黃色調,且明亮處可以看到細微的樹枝與樹葉層次。而調整組,我們可以發現到『黃紗』已經消失不見,顏色顯得明亮很多,但明亮處樹枝與樹葉的層次卻不如原圖來的分明。這組感覺陽光很亮很大,偏向冷色調。


原圖

調整


看完這兩組圖,我們可以知道相機的色彩整個偏黃(偏暖色調),若是依照真實色彩的標準,我們可以說他的白平衡並不是很準確。這個問題並不試只有存在於某些特定系統上面,某些系統會偏黃,某些系統會偏冷,端看系統商如何設定。


光線通過鏡頭、相機、感光元件、經成像引擎、演算存檔,這個過程套用到不同系統、不同鏡頭、不同感光元件、不同成像引擎、不同演算法,其實都會有差異,所以我們在『拍攝階段』是可以稍微忽略掉色彩不正確的問題,專心把拍攝工作作好並且完成他,只要色偏不要太離譜,都可以在後面『後製階段』進行修正回來。


另外,現在單眼相機都會附上小型LCD螢幕用來提供參數資訊與拍後圖片預覽,尤其是拍後圖片預覽功能是很多人必須使用到的方便功能,但這個LCD色彩是否正確這又是一個問題?自己常常感覺到LCD呈現出來的色彩比較亮麗真實,但圖檔出來放在電腦上的LCD來觀看時,又會發現這個有段落差存在,相信你已經知道圖檔在不同LCD之間也是會有色偏問題,
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
1.精準校正你的顯示設備(相機、電腦、單槍...等),不過這樣做會有很大的問題,別人在觀賞你的作品時,他的顯示設備一定沒有校正,所以大費周章後發現有點做白工。
2.完全不要管這個問題,你的顯示設備顯示出來的色彩不要色偏太嚴重就好。
3.找台有校正過設備進行作品輸出後製作業,並輸出3X5或以上尺寸來確定最後的色彩即可。


結論:
1.只要色偏不是太嚴重,拍攝者只需要專心做好拍攝工作,不用太在意相機輸出的色彩為何。
2.作品就是要放大50"裝框掛起來欣賞,當然你也可以放在50"電視上面欣賞,請記得校正色彩。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拍場面就該拍大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什麼算是『場面』,簡單來說、重複性的、規律性的、可以讓你想起一望無際、壯擴的感覺的就算是(但不一定它是真的一望無際).舉凡花海(波斯菊,金針花,向日葵,油菜花...等),鹽田,瓜田,蚵架,漁網,蚊香,醃醬菜、汽車停車場、機車停車場...等都算是.

拍場面顧名思義就是以『場面』為主要,而動態物體則為點綴的成份,若是反過來動態物體為主要,『場面』淪為次要,則也算是一種失敗的拍攝。這幾個禮拜跑了61號公路,我這次把場面給拍小了,把他淪為賓體而非主體。



61號公路失敗的拍攝


失敗的原因:61號公路拍攝的重點在於規則性、連續性、的漁網『場面』,並非漁夫阿貝,由上圖2張可知魚網只佔了整個畫面的一小塊,主體馬上變成漁夫阿貝,漁網『場面』馬上淪為次要賓體,頓時看不出來連綿不絕的漁網與漁場,失去『場面』的氣勢。





61號公路成功拍攝

61號公路連續性、重複性的漁網往上延伸,似乎沒有盡頭,觀賞第三人無法得知漁網總共會有多少組綿延下去?所以可以創造出這個漁場非常大錯覺。漁夫阿貝只是點綴性質的出現在畫面上,若是沒有阿貝則只是一般的空景,並不難拍攝。

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更精準的使用相機連拍功能

上次在台南巴克禮公園拍攝麻雀時,因為麻雀是動態物體,物體小動作迅速,且無法預測其路徑或動作,更不要說抓到其動作的最高潮(例如:展翅、理毛...等等),基於上述幾點,所以我們在拍攝時,是需要開啟相機上的連拍功能進行拍攝,這樣是用來增加拍攝的成功率,然後拍攝完再回家篩選成功的照片。


(於2011/10/01攝於台南巴克禮紀念公園)



其實有非常多的攝友喜歡到台南七股拍攝黃昏的Z字型蚵架,但我們不是拍黃昏而是拍攝早晨。上次跟雅玲、余大哥、小旬幾人跑去61號快速公路這個點拍攝過一次,拍完後我們幾個都認為這次的拍攝並不算成功,當下就決定要在找時間再去拍一次。
後來因為潮汐天候以及時間上的配合,再加上距離有點遠,所以就暫時放下這個景點。約莫過了一個月左右,這段時間有稍微在研究安平地區潮汐表的資訊,而且算是小有心得,只是欠缺驗證。所以為了要驗證這些心得是否可以拿來使用在往後的拍攝上面,故跑幾趟七股是必要的。

到達現場後,真的沒想到當天的太陽光非常的棒,非常的漂亮。可能是我太久沒看到這麼棒的光線,人一下子Hi了起來,又看到魯夫阿貝也來照顧他的漁場,一整個完全失控的Hi過頭。這大概也是這次大失敗拍攝的開端吧!!




(於2011/10/31攝於台南七股61號快速公路)
  
我們先來檢視一下這次拍攝的目標主體,小舢舨、中舢舨以及漁夫阿貝,我們可以知道舢舨進行的路線大致上會依照航道前進,只要注意中間是否有打算轉彎即可。漁夫阿貝會大致上也是會駕駛他的小舢舨依照航道行進,另外在他的漁場則會依照固定路線行進(依照上次的經驗,已經知道阿貝的路線)。再來舢舨與阿貝的動作都不會太大,更不會像小麻雀那樣迅雷不及掩耳,算起來是比較速度慢的動態物體。而動態高潮的部份,舢舨就是航行時拉出去的水波紋,漁夫阿貝則是撐船、涉水走路、拉起漁網...等,並不會太複雜。

其實在這樣的條件之下,我們應該是不需要開啟連拍功能的。但是,因為有了上次小麻雀成功的連拍經驗後,為了不想要漏掉任何精彩畫面也想要如法炮製,,又把強大的連拍給打開。最後的結果就是兩天的目錄下多了好幾百張的照片。

自以為拍了一堆好照片,一堆好作品,期待給予老師審視,沒想到,老師經驗豐富,一看到目錄裡面滿坑滿谷同一景點同一主體,連續性的動作一直被拍攝下來,就已經知道那是我連拍下的產物,打趣的說,要是按一下快門10塊錢,你按了快700下,最少要花掉7千多元,語畢,大家哈哈大笑,當然我自己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然後就把隨身碟還給我。老師並沒有把照片都看完一遍,我想他是想要利用這個機會,微婉的告訴我不能因為是數位的器材,而不去重視拍照時間點的掌握,不管好與壞,適合不適合,全部都開啟連拍來拍照,這樣不僅僅浪費自己的時間,也浪費了老師審視照片的時間。花了時間卻沒有效果,這並不是老師的風格。這樣失敗的拍攝案例真的要引以為戒。

PS.上面這幾張七股的照片基本上都不算是成功的照片